進入空間後的景色相當簡潔,明亮的日光燈,視線無需特別搜尋,即可看見幾件落大物件。首先映入眼簾的,兩面鏡子與非圓的黑色椅子,記憶裡並不算陌生的鏡子創作,透過鏡子去反射、補足對事物的想像,又或凹凸面鏡中的變形,透過大量鏡面反射而來的遼闊延伸;無論何者,當鏡子出現時,虛、實的交界線被拉近,距離過近時,在不易聚焦的模糊裡為了摸索方向,像是自然反應般就會試圖掙脫再拉出一個縫隙;觀看眼前的作品時即像是這樣的感受。
不禁想著,眼前他們在一起時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圓椅,只是當他們回歸單獨時,他們無需完整也能成為自身,鏡子仍是鏡子,非圓體的黑色椅子,仍可以是椅子又或者任何使用方式的器物,只是拆散他們,就無法看見一張完整的圓椅;而那麼一來,是鏡子配合著椅子的角度做貼合,還是配合著鏡子可立起的角度去篩選出這張椅子的呢。而完整是相互倚靠彼此、投射想像而組成圓滿,又或者兩面鏡子夾縫之間,無法呈現同等份的第四窄小等份,那看似不合群的突兀,才是跳脫虛實之間的一道方向確立呢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
牆上一幅宛如過曝後塗上白色光的鳥影,像是被挖空一塊,不禁想著從相框中離家出走的小鳥去了哪?才發現牠停留在空間的上方處,空間的白色牆壁讓全身黑色的牠像一道影子;與相框內的顏色形成相反對比,但無論在哪一處似乎都不是牠的停留之處,只是牠存在過的痕跡。這麼一來,內心裡出現的小鳥的本體形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,為挖空進行了表情、姿態、色彩的想像填色;反而將具體形貌抹去之後,會不自覺地去填空細節,觀看同時,抽取個人經歷記憶試圖對某種「空」締結一層連結關係。
一串粗大的黑色鎖鏈,靠近細看後才發現是由門把所組成。推、拉,門外、門內,平日門作為場域間轉換的一道過境裝置,場域轉換,心境也隨之切換。而失去門片後的門把,像是下放了某種職責,不作為任何導向,場域與場域彼此密合,門把本身即可連結出空間與樣態。不只是左右平行的方向,更能上下多方位的延伸。一天之內、一生之內將跨境多少場域,而開闔間的循環是串連成為一道物理與心理的行徑地圖,擴展鎖鏈的用途,自在想像與隨性攀爬,還是成為彼此的結,銬牢成群體的限制。
屏幕上佈滿著水珠,不禁直覺伸手想觸碰看看,才發現他們不存在於外,而是在屏幕之內。底層像素透過水與光的作用被放大看見,那是平常不會特別注意到的,因此反而突然驚覺,啊~對耶!屏幕上的畫面是由這些像素逐格組成。而畫面播放著水珠與像素成就彼此的存在紀錄,反而感覺微微浪漫。
燈管從燈罩內被取出,被堆聚在一起成為營火的樣貌。燈管用途從純照明脫離,有趣的是被如此堆列並發出光亮時,居然能產生暖意的錯覺,而實際上他們並不具有火光的溫度,那這份感受是來自對於營火的想像嗎,另個小有趣的感受,存於身體記憶裡的營火可以透過相似的形貌,不自覺引領進入某種狀態,像是伸出手、攤開手掌靠近意圖確認溫度,自然而然想要圍著營火蹲下、席地而坐,即便一群人圍繞著也不顯突兀;宛如火堆存於心理的暗示,也像一種催眠術,眼前發出冷色光源的燈管,與由自己發出火光的訊號組合出的真實幻境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
一只倚牆散發幽微紫藍色的螢光燈管,他與他發光的影子構成一個美麗的三角形,喧賓奪主般發著白光的影子,更像是燈的本體,只是不禁想著…光有影子嗎,而光與暗是相互驗證的關係嗎。人類的眼睛有可視的波長範圍,耳朵能聽見的聲音亦同,因此該如何真正地確認「存在」呢。如果想要看見自己的影子,那必須先找到光源,站在光源下然後看見影;想起一個說法,若要確認一個人是真人還是鬼魂,那就要看他有沒有影子,那麼影子是成為確認虛實的關鍵嗎?而光平時作為媒介又或一個存在的協助者、供給者,是否沒有影子的他,就難以被注意個體的他呢;看著那一處被創造出的既是光也是影的痕跡,想著或許事物皆是光的影子。不可見的也能透過創造,以五感觸及,以思想看見。
原先作為重量測量功能的磅秤,被磁力吸住後停留在一個高度,磅秤指針呈現的數字,是磁力的吸力狀態時的重量嗎,然後磅秤被鬆開落地,指針搖擺晃動,失重墜地的磅秤,那些時間沒有任何重量需要他再測量,反而像是也失去了他本身的價值重量。然而卻在重力與失重循環過程裡,感受到某種他的存在重量。
屏幕裡播放著的影片,一位男子正爬上一只變更成搖椅設計的裁判椅,搖椅的晃動、裁判椅的高度,在男子爬上施以重量的過程裡,搖椅與裁判椅兩者原先具有的平穩、看見,似乎都失去。高度讓其遊走失衡的可能,而晃動也讓看見無法清晰決判;那麼那位男子有辦法同時分配其自身重量的力道、找尋搖晃的平穩節奏、與在晃動之中仍清晰的看見嗎。
在《方法集》的展覽中,思緒也不斷在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探索,各個物件被卸下了原先身份,拆解、重組,並以身份之外的角色相互碰撞,再看見各個存在間的關係與可能性。並在創作者給予的留白中,讓虛(想像/情感情緒)、實(實體/身體感官)皆在場的狀態下盡情對話。
不少作品都會引起忍不住想以手觸碰確認,以身體產生交流互動去感受某種重量與存在狀態。以日常一眼晃過的物品,也像對日常各式關係運作發出提問,是思考想法的碰撞,也宛如一場自問也自我對話的漫遊,在失去既有方法的同時,也是重新再經歷方法的過程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
不禁想著,眼前他們在一起時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圓椅,只是當他們回歸單獨時,他們無需完整也能成為自身,鏡子仍是鏡子,非圓體的黑色椅子,仍可以是椅子又或者任何使用方式的器物,只是拆散他們,就無法看見一張完整的圓椅;而那麼一來,是鏡子配合著椅子的角度做貼合,還是配合著鏡子可立起的角度去篩選出這張椅子的呢。而完整是相互倚靠彼此、投射想像而組成圓滿,又或者兩面鏡子夾縫之間,無法呈現同等份的第四窄小等份,那看似不合群的突兀,才是跳脫虛實之間的一道方向確立呢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
牆上一幅宛如過曝後塗上白色光的鳥影,像是被挖空一塊,不禁想著從相框中離家出走的小鳥去了哪?才發現牠停留在空間的上方處,空間的白色牆壁讓全身黑色的牠像一道影子;與相框內的顏色形成相反對比,但無論在哪一處似乎都不是牠的停留之處,只是牠存在過的痕跡。這麼一來,內心裡出現的小鳥的本體形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,為挖空進行了表情、姿態、色彩的想像填色;反而將具體形貌抹去之後,會不自覺地去填空細節,觀看同時,抽取個人經歷記憶試圖對某種「空」締結一層連結關係。
一串粗大的黑色鎖鏈,靠近細看後才發現是由門把所組成。推、拉,門外、門內,平日門作為場域間轉換的一道過境裝置,場域轉換,心境也隨之切換。而失去門片後的門把,像是下放了某種職責,不作為任何導向,場域與場域彼此密合,門把本身即可連結出空間與樣態。不只是左右平行的方向,更能上下多方位的延伸。一天之內、一生之內將跨境多少場域,而開闔間的循環是串連成為一道物理與心理的行徑地圖,擴展鎖鏈的用途,自在想像與隨性攀爬,還是成為彼此的結,銬牢成群體的限制。
屏幕上佈滿著水珠,不禁直覺伸手想觸碰看看,才發現他們不存在於外,而是在屏幕之內。底層像素透過水與光的作用被放大看見,那是平常不會特別注意到的,因此反而突然驚覺,啊~對耶!屏幕上的畫面是由這些像素逐格組成。而畫面播放著水珠與像素成就彼此的存在紀錄,反而感覺微微浪漫。
燈管從燈罩內被取出,被堆聚在一起成為營火的樣貌。燈管用途從純照明脫離,有趣的是被如此堆列並發出光亮時,居然能產生暖意的錯覺,而實際上他們並不具有火光的溫度,那這份感受是來自對於營火的想像嗎,另個小有趣的感受,存於身體記憶裡的營火可以透過相似的形貌,不自覺引領進入某種狀態,像是伸出手、攤開手掌靠近意圖確認溫度,自然而然想要圍著營火蹲下、席地而坐,即便一群人圍繞著也不顯突兀;宛如火堆存於心理的暗示,也像一種催眠術,眼前發出冷色光源的燈管,與由自己發出火光的訊號組合出的真實幻境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
一只倚牆散發幽微紫藍色的螢光燈管,他與他發光的影子構成一個美麗的三角形,喧賓奪主般發著白光的影子,更像是燈的本體,只是不禁想著…光有影子嗎,而光與暗是相互驗證的關係嗎。人類的眼睛有可視的波長範圍,耳朵能聽見的聲音亦同,因此該如何真正地確認「存在」呢。如果想要看見自己的影子,那必須先找到光源,站在光源下然後看見影;想起一個說法,若要確認一個人是真人還是鬼魂,那就要看他有沒有影子,那麼影子是成為確認虛實的關鍵嗎?而光平時作為媒介又或一個存在的協助者、供給者,是否沒有影子的他,就難以被注意個體的他呢;看著那一處被創造出的既是光也是影的痕跡,想著或許事物皆是光的影子。不可見的也能透過創造,以五感觸及,以思想看見。
原先作為重量測量功能的磅秤,被磁力吸住後停留在一個高度,磅秤指針呈現的數字,是磁力的吸力狀態時的重量嗎,然後磅秤被鬆開落地,指針搖擺晃動,失重墜地的磅秤,那些時間沒有任何重量需要他再測量,反而像是也失去了他本身的價值重量。然而卻在重力與失重循環過程裡,感受到某種他的存在重量。
屏幕裡播放著的影片,一位男子正爬上一只變更成搖椅設計的裁判椅,搖椅的晃動、裁判椅的高度,在男子爬上施以重量的過程裡,搖椅與裁判椅兩者原先具有的平穩、看見,似乎都失去。高度讓其遊走失衡的可能,而晃動也讓看見無法清晰決判;那麼那位男子有辦法同時分配其自身重量的力道、找尋搖晃的平穩節奏、與在晃動之中仍清晰的看見嗎。
在《方法集》的展覽中,思緒也不斷在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探索,各個物件被卸下了原先身份,拆解、重組,並以身份之外的角色相互碰撞,再看見各個存在間的關係與可能性。並在創作者給予的留白中,讓虛(想像/情感情緒)、實(實體/身體感官)皆在場的狀態下盡情對話。
不少作品都會引起忍不住想以手觸碰確認,以身體產生交流互動去感受某種重量與存在狀態。以日常一眼晃過的物品,也像對日常各式關係運作發出提問,是思考想法的碰撞,也宛如一場自問也自我對話的漫遊,在失去既有方法的同時,也是重新再經歷方法的過程。
《方法集──謝佑承個展》展覽現場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