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言之境
爵士藝廊
An emptiness of language
Jazz Gallery
2020


“人仍舊是一個有感情、有價值觀,會追求內在意義的動物,除了在物質世界裡努力的生活著,仍能從事創作,表達感情、追求意義、肯定或否定價值。”羅蘭巴特(Roland Barthes) 在〈作者之死〉(The Death of the Author, 1976) 提及:意義的生產不再來自於作者,人們不應該再於作品中追本溯源找尋神聖作者所埋藏的意義秘密,應倒過來將注意力放在讀者(不同文化的背景)與文本之間所進行的創造性對話之上。

這種「讀者至上」立論的方式,即為「讀者化身為另一個作者」;讀者於其中閱讀到的,並不是觀看之物(the obsened),也不是觀看者(the onserver),而是「觀看」(the observing) 這件事。而哈勒威爾(Hallowell) 於〈自我與其行為環境〉(The self and its behavioral environment,1955) 文章中談到:…人在其內在發展歷程中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差異,在於人能將自己這個客體與其他宇宙間的其他的客體做明顯地區辨,而這種區辨能力最重要的是來自於人的「自我知覺」(self-awareness) 即現象學、詮釋學所強調的「自我意識」(self-conciousness)。所以能在文化中透過象徵符號體系,建構出人的「行為環境」,並提供人在行為上有關自我、外界事物、時間與空間、行為動機以及倫理價值等五個方面的導向。

本次在爵士藝廊的展覽 「An emptiness of language 不言之境」,將透過錄像、攝影、影像裝置以及雕塑這四種迥異的創作媒材,共同提出關於:何謂真實與現實?虛擬與現實場域中觀眾還有哪些「閱讀」的方式?而一個文本是由書寫所構成的,它如何能夠置身於書寫之外?

展覽將會邀請胡鈞荃、徐瑞謙、陳祐明、謝佑承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中,試圖提出在現代科技底下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社會中,所演變出的不同,並在影像的詮釋中探問大眾媒體與觀看者之間的關係,將會有雕塑於現實場域中的展示,帶領觀者透過身體感知在場域的遊走,至影像自身的傳達回看媒材的應用中,回應展覽場地本身是以大量印刷不斷製造影像生產的場域;觀眾將可透過視覺帶領下提起更深層的內在感受,讓自身相異或相似之間的辯證過程中產生新的詮釋與新的瞭解。



Related works
© 2012–2024 HSIEH YU-CHENG.